找到相关内容45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在生活中观自在——《心经》与生活禅

    则当下还家,净土就在目前。所以观自在菩萨照见了五蕴皆空,就度过一切苦厄。其实这时是“本来无一物”(“无天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”),无所谓苦不苦,无所谓...

    明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4343603.html
  • 在生活中观自在—《心经》与生活禅

    劝导人们趋向当下最真实的解脱。空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,只要不分别不执著,则当下还家,净土就在目前。所以观自在菩萨照见了五蕴皆空,就度过一切苦厄。其实这时是“本来无一物”(“无天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”),...

    明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2443748.html
  • 性缘问题之申论

    生死通至涅槃曰道。今无苦谛无集谛亦无灭谛,无苦集二谛则无生死,无灭谛则无涅槃。然则修道谛,至于何处?  假使一切法不空而有定性,则无苦集灭道,无苦集灭道是无法宝。无有法宝不修四圣谛,则无初果二果三果四...法,则为能见佛,见苦集灭道。”  最后引经作证。见苦集灭道者,能见法也。何故见因缘法,即能见佛见法呢? 因为因缘即空即假即中,而中道义者,即佛即法也。  故知中论所阐述者,因缘即空,空即因缘。一切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847862.html
  • 佛教在巴蜀

    佛教在巴蜀  达玛南达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,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...

    达玛南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350926.html
  • 生死与涅槃

    的,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,是大禅师的领悟,向上一著。《心经》说: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假使我们现在亦无智亦无得,那就完了,用那种语言方式是在打破无语的表象执著。  (1992.5.《新雨月刊》第56期...

    黄淑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0653206.html
  • 佛法蠡测

    学习《心经》时,十分吃紧。因为我们一般都厌弃生灭,欣慕不生不灭的真如涅槃。在下节经文中,有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;无苦集灭道;无智亦无得。”灭,即声闻的涅槃,尽,即缘觉的涅槃,得,...苦集灭道;无智亦无得——以无所得故。  上节菩萨以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的色空不二法门,显示深般若义,昭然如日,举目共见。似已不能更增一语了。但毕竟还是在讲道理,还隐隐留有“色空相待”的痕迹在。此节在揭示...

    明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4959241.html
  • 《心经》者何(2)

    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假相,梦幻泡影,因此菩萨不灭除生死,也不必厌离生死,在生死中通达生死了不可得。在生死中超越生死。   【烦恼即菩提──无苦集灭道】  苦、集、灭、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法门。谛,是真实...应修’。因此,声闻对四谛法门的修行是:知苦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。也就是有苦可知,有集可断,有灭可征,有道可修,这是声闻的境界。  可是从般若慧观照四谛法,则又另一码事了,《经》曰:‘无苦集灭道’。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862119.html
  • 天台藏教大意探微

    ,是“灭”尽一切业与烦恼,以乐界为目标。 达到灭谛涅 ,其方法为三十科“道”品。这些确是真理皆不虚伪,故都称谛。苦集灭道四谛,是示因果理法,苦集二谛,...

    清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0163061.html
  • 大乘与小乘

    鹿野苑初转法lun,谓以  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静为基本的“苦集灭道”四圣谛。最后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  下入灭前转最后法lun,谓“常乐我净”,以称性之极的究竟法要开示人天后结束了一生的  教化生涯。中间时段则为根熟的小乘弟zi,为令其转小向大而广说方等部及般若部经典,  也有专为大乘根性的众生讲说专门的大乘经典。这样,佛陀于四十九年间,在天上人间,  或依三世因果的业感缘起,或依苦集灭道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2763537.html
  • 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切入点

    继承传统,面向当代,开拓未来。  佛教传入中国历尽二千余年而不衰,在于佛法的正信和契理契机。佛教的信仰核心是缘起性空和苦集灭道,这是佛教的正信。如果失去正信,佛教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。在正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0768046.html